城镇新农村建设项目介绍工作汇报文本配音:泉州安溪县公共文化服

2013-07-29

来源:声动传媒联合编辑

标签:城镇 配音 泉州安溪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浏览(1591)

“文化小康5551工程”建设巡礼
——福建省安溪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汇报


(一)
海峡西岸,福建安溪,这是一片充满芳香的神奇热土。
安溪,地处海峡西岸厦漳泉金三角,是1985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著名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全县人口113万,海外侨胞有100多万,祖籍安溪的台胞有270多万,占台湾人口的1/10。
安溪置县千年,人文积淀深厚。,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有龙凤名区的美誉。这里灵山秀水,物华天宝,四季如春,茶香飘飞。茶中极品、世界名茶铁观音,就孕育在这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安溪,海峡西岸一颗亮丽的明珠——中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中国百个重点产茶县首位。声动传媒配音公司作为泉州主导的配音企业之一,同时作为泉州政府单位配音的合作单位,长期提供专业的工作汇报文稿配音新农村建设规划文本配音城市环保绿化介绍本案配音等,长期立足于泉州配音,以优惠合理的配音价格和专业的配音效果著称,是国内配音公司中的翘楚企业。

(二)
只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才能有高层次的全面小康。几年来,安溪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美丽富饶、文明优美的现代山水茶都为目标,树立“文化涵养茶都、文化推动发展”的理念,明确“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文化立民”等方面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溪文化发展软实力。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以来,安溪县把实施“文化小康5551项目”,作为每年全县为民办实事项目。即:由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每年高标准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100个农村宣传栏。各乡镇、村居也应给予相应的配套投入。同时,全县投入4000多万元,推进城乡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村村通广播”工程,完善县、乡镇、村居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小康5551工程”的实施,发挥出酵母效应,激发全县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感德镇投入1亿元建设感德一品茶都,该茶都被列入福建省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湖头镇,投资2000万元建设清朝名相李光地文化广场,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尚大公园,纪念著名侨领李尚大先生。只有近万人口的大坪乡,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乡文化中心;尚卿镇尤俊村村民筹资700万元,合股建设全省首家农耕文化观光体验园;城厢镇经兜村集资600万元,建设村级文化广场;福田乡农场职工陈朝东捐资100万元,助建福田乡综合文化站,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实验中心基地。
省政府督导组对安溪“文化小康5551工程”极为赞赏:在县财政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安溪大手笔每年拿出500万专项资金建设农村文化,这在全省发达地区也是少有的 ,是全省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安溪经验值得推广。
(三)
“文化小康5551工程”催生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在安溪落地生根。
2008年以来,安溪县大手笔引进一批投资上亿、乃至数十亿元的文化建设大项目。海峡茶博园项目将投入50亿,建设迎宾广场、茶文化广场、茶文化博物馆等设施;中国茶博汇投入15亿,建设集“茶叶加工交易、文化旅游”等综合功能的茶业特区。龙泉国际新城将投资90个亿,建设世博主题公园等城市综合体,引进澳大利亚馆、俄罗斯馆等世博馆。连捷温泉世界山庄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以温泉酒店、生态茶园、文体公园为主题,打造温泉小镇。清水岩温泉山庄,也将投入5个亿,高标准建设温泉养生和宗教旅游。投资10多亿的清水岩影视世界,将与长春电影集团合作,建设高规格的影视基地。紫云山旅游风景区项目,首期投资30—50亿,远期投资将达100个亿。此外,投资30个亿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投资15亿的安溪宝龙城市广场,都把公共文化设施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这些大项目已开工建设,极大提升安溪公共文化品位。
(四)

“文化小康5551工程”推动安溪茶产业发展,创造出绚丽多彩、底蕴深厚的茶文化。
茶产业是安溪最大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全县涉茶人数70多万人。为建设富有山水特色的中国茶都,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的铁观音主题城市,安溪县立足茶都特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城带乡,树立茶叶城市的良好文化形象。
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是安溪的一个形象标志。2000年建成以来,中国茶都已是国内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品位最高,功能配套齐全的茶业市场,成为展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安溪县还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安溪文庙公园、茶都公园、龙津公园、金钱山公园、茶叶公园和“十里诗廊”等公园。同时,结合大县城建设,加强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建设。如今,一个“城在山中,水绕城中、山水相融”的美丽山水园林县城已初具雏形。
安溪县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把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与茶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积极指导和支持全县茶业企业,高起点建设一批铁观音茶叶庄园,把茶园变成文化公园。如,八马茶业投资2亿元,建设八马铁观音茶叶庄园;魏荫名茶投入1.5亿元,建设铁观音发源地茶叶庄园;中闽魏氏、华祥苑、三和茶业、华虹茶业等一批铁观音知名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铁观音庄园。
(五)
“文化小康5551工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培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茶都之夜”是近年来安溪县培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利用城乡各种休闲场所和文化阵地,每周开展主题式、自发式的文化活动,探索推广“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团体演出、老百姓免费看戏”的良性运作机制,全县每年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0多场以上。
安溪县除了在本土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中华茶产业合作高峰会等系列大型茶文化活动外,还走出省外,走出境外,开展铁观音茶文化宣传普及。特别是2005年以来,安溪县投入3000多万元,连续五年组织开展“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神州行,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众多铁观音全国主销城市,举办大型茶文化宣传,进一步扩大安溪茶文化影响。此外,全县活跃数十支茶艺队,广泛宣传茶文化。遍布全国各地的安溪茶店、茶艺馆,以各种形式,使高雅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安溪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先后14次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安溪县茶文化艺术团多次远赴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献演展示中华茶艺。近年来,安溪县参与拍摄20集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100集室内情景剧《铁爷茶馆》、30集电视剧《铁观音传奇》等多部电视连续剧,在更高层次宣传安溪特色文化。

(六)

文化小康5551工程极大地完善安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推动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茶都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业的繁荣,带动安溪百业的兴旺。2010年,安溪县茶叶产量6.3万吨,涉茶总产值81亿元;全县旅游业总收入达13亿元;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亿元,财政总收入16.53亿元,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指出:“对安溪经济发展来说,文化就是竞争力。35%的茶产业,在拉动65%的其他产业的成长,这是安溪茶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安溪建设现代山水茶都的灵魂支撑。如今,安溪大地,百花起放,春色满园。文化小康,成为安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有魅力的幸福指数。


    本文由声动传媒泉州配音网整理归纳,版权属声动传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统一免费配音服务热线:400-600-5012
 
    更多文案、新闻资讯请点击泉州配音网:http://www.sando.cn/city-quanzhou

    更多专业泉州配音样音试听欣赏请点击:http://www.sando.cn/c-py.html


 

声动传媒·泉州配音

[切换   ]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00-5012 版权所有 2005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皖ICP备07500763号-1

地址:安徽合肥港澳广场B座11层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