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3
来源:声动传媒 配音网
标签:余杭区 农贸 市场 配音 方案
浏览(4183)
碧绿的青菜,鲜嫩的猪肉,活蹦乱跳的鲫鱼……摊位上,各种菜系排得整齐划一。环顾地面,清洁卫生,这里看不到升级改造前那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场景。
叠字幕:余杭区农贸市场整改工作上有成就有亮点
标题:治国有常 利民为本
农贸市场是一个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购物场所,同时是农副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目的是改变现有乡镇村农贸市场设施简陋、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的现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为此,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大力支持,把它列入区政府年度十大实事工程,体现了区委、区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所在。也是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对农贸市场分期分批进行升级改造的文件精神,我区《关于加快余杭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若干意见》及《加快全区农贸市场星级化改造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很快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攻坚战由此吹响了号角。
标题:总本源以括流末 操纲领而得一致
在这场攻坚战中,我区按照“统一部署、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就全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深入调查,重点研究,抓住本源,提纲挈领,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主要体现为:
(字幕)举措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区政府成立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在区贸易局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镇乡(街道)及辖区管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全面完善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项目建设申报程序,拟定项目工期和工程进度,确保制订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扎实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全区目标统一,上下联动,任务到人,奖惩分明,充分形成了合力。对重点市场、矛盾突出的市场采取“特事特难”的措施,千方百计以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三年目标任务。区贸易局负责区市场中心所属的国有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字幕)举措二:强化思想认识。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品质新余杭的高度,从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清洁余杭”和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的高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实施我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促使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与我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协调,并为打造最清洁城区作出贡献。
区委书记朱金坤、区长姜军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和检查;区政府多次召开全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现场会。全区上下形成了打一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攻坚战的良好氛围。
(字幕)举措三:及时下达改造计划。由各镇乡、街道及辖区管委会和有关单位上报的改造提升农贸市场,通过实地踏看与有关镇乡及业主单位对接沟通、走访,拟订改造计划,并于文件形式下达到各有关单位。
(字幕)举措四:及时组织改造方案评审。按照“合理布局、划行归市、有利经营、实用耐用、美观节约”的原则,组织规划、工商、卫生、消防、城管、财政等相关部门及镇乡、街道对已完成改造提升设计方案的市场进行论证、会审,确保改造提升质量。
(字幕)举措五:及时协调明确有关政策。对在改造提升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如乔司、闲林、中泰、仁和、五常等镇乡、街道在新建市场中涉及的规划选址、土地招拍挂、土地出让收益返回以及补办相关证照等方面,区贸易局牵头会同国土、规划、财政等部门专题协调,并于区政府抄告单或简复单明确事项,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进度。
区财政在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全区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对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农贸市场,根据产权性质等因素,确定分类补助比例。对区市场中心所属的国有农贸市场,在明确任务、明确融资额度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升,经验收合格后,由区财政给予每个市场50万元的奖励。对产权性质为村、镇集体所有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后,经验收合格的,按审计核定的金额,由区财政补助30%。对产权性质为民办的农贸市场,实行同改造提升进度挂钩的补助政策。
此外,对现有补助政策,在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向区政府请示、汇报,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对符合规划新建的农贸市场,改造总价每平方米原则上不超过600元提高到1000元标准;在改造中涉及到配置监控设备、农药检测设备和改造提升方案设计费用,按70%标准予以补助,对临时市场过渡的每个摊位按300元标准予以补助。
(字幕)举措六:抓好培训、参观学习工作。举办全区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班,全区40余家农贸市场负责人、管理人员及镇乡、街道相关人员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还邀请了杭州市市场整合改造提升专项工作办公室、杭州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领导和和有关设计单位专家讲课。组织闲林镇、乔司镇、仓前镇及市场中心等单位分批到杭州主城区万寿亭、刀茅巷、劳动路、翰林、朝晖、古荡、云水苑、高沙及本区大井、星桥等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和常州市花园、湖塘等农贸市场考察取经,及时借鉴、创新做法,力求打造精品市场。
(字幕)举措七:开展“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评比。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包括硬件设施的改造,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要坚持一手抓改造、一手抓管理。区政府下发了《余杭区“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评比活动实施方案》,制订了5大方面53条考核检查标准,组织相关部门对40家农贸市场进行了“最佳最差”现场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分情况在城乡导报上公布。未达标的农贸市场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此项活动的开展对市场管理者触动较大,群众反响较好。
(字幕)举措八:加大宣传、加强考核力度。明确宣传报道要将农贸市场现实状况和当前我区城市发展方向结合起来,重点挖掘城市发展与保民生之间的平衡、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等题材。
此外,为加快改造提升进度,区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目标责任书,并把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及完成情况纳入镇乡、街道年度考核目标,在考核附加分中增加1.5分,并对提前完成的责任单位分别给予第一年3万、第二年2万、第三年1万的奖励。
(字幕)举措九:安排月中分片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听汇报、推进度、抓落实,解决问题、抢抓时间、速行动,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字幕)举措十:加强对农贸市场长效管理。筹建成立余杭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长期开展创建杭州市绿色市场活动,根据《区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从统一商号标识、统一商品摆放、统一管理人员服装等方面着手,创新农贸市场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行业的规范管理和行业自律,提升农贸市场常态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标题: 旧貌换新颜 华丽大变身
经过3年来的奋战,我区农贸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市场整体面貌和购物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设计布局新颖,蔬菜专卖区、水产交易区、鲜肉交易区、豆制品柜台、熟食专卖区、粮油交易区和家禽交易等都采用了既实用美观又便于清洁、卫生、环保的设计和装修,并统一建立了农残检测室和市场管理办公室,设置了触摸屏、宣传栏、公称处、服务台、休息处和垃圾房,有条件的市场还配置监控探头、大屏幕显示屏等设施设备,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健全,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举办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赢得了经营者的欢迎和消费者的称赞与满意,老百姓认可度很高,是真真正正的为民办了实事。目前我区已创建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7家,杭州市绿色市场11家,国家级绿色市场2家。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三年完成60家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取得成功,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区农贸市场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