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员配音人才缺失 新老声音选择成难题

2012年12月12日 http://www.sando.cn

香港 演员 配音 人才 缺失

浏览(1499)

我要评论(0)

  经常看港剧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能力,常常是不看画面仅仅是听声音就能辨别出是不是香港演员,这个也许跟香港配音演员独有的颇具识别性的声线有关,但是声动小编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香港本地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又能够为这些大牌儿演员配音的人才少之又少才是根本原因所在,小编清楚的记得当时刘青云和欧阳震华的配音是同一个人,这一点让小编一时间难以适应,所以有观众呼吁需要更多的配音人才进入行业,甚至还有诸多人感叹一个合适的配音演员是如此难得。
 
欧阳震华
欧阳震华
 
  明星不难找 好配音却难寻
 
  “好不容易请到大牌香港艺人把剧拍完了,最后制作时才发现配音成了问题,真是心烦!”香港艺人罗嘉良主演的电视剧《青春不够用》的拍摄差不多进入尾声,就在剧组准备庆祝杀青时,北京大汗天下传媒总经理、该剧制片人段东涛却向记者发出如上的感慨。
 
  段东涛向记者直言,自己的这部电视剧邀请到了罗嘉良本色出演一个演员以及这个演员梦中的皇帝赵匡胤。“罗老师演得非常棒,但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后期时,才发现配音是个大问题。罗嘉良是凭借当年TVB的大戏《创世纪》中叶荣添一角而红及内地的,对于剧中叶荣添的声音相信很多人也不能忘记。当我问了香港圈内的朋友后,才得知‘叶荣添’的配音是由TVB当年的国语配音组组长杜燕歌老师来配的。”
 
  段东涛转而表示,要找到杜燕歌并不容易,“一开始我通过一个经纪人找杜燕歌,但电话号码不对。于是我又托我的香港朋友去找杜老师的联络方式,找到后我马上发了邮件,很快得到了杜老师的回复。这就已经用了两天,杜老师回复我说,很开心我能找他来为罗嘉良老师配音,但因为自己最近还有其他的戏在忙,所以档期不是很凑巧,可能要候时间。”
 
  《青春不够用》还未杀青,段东涛还有时间和杜燕歌碰一个合适的档期,“等剧集进入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会再一次联络杜老师来商定配音。现在香港明星过来这边拍戏越来越多,通过经纪人找他们并不难,但我突然发现,这些老牌配音演员,有时候比明星都难找。”
 
  段东涛的烦恼也是如今很多影视剧制作人常遇到的一个烦恼。资深影视剧投资人张先生就向记者直言:“现在港台艺人来拍戏越来越多,很多香港演员都要请配音。虽然现在好的配音演员有很多,但有些明星都已经有对应的配音,而要找这些配音并不容易。”
 
  新老声音选择成困扰
 
  一直困扰这些电视制作人的,说穿了就是一个问题――是用观众已经熟悉了的老配音演员的声音,还是另外给这些角色找一个新的声音。记者采访下来发现,只要预算足够,几乎大部分的制作人都倾向于请老牌的配音演员来配音。
 
  段东涛就坦言,自己当初找到罗嘉良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考虑到配音问题,“早在我约罗老师时,就已经谈到了配音的问题。当时他的经纪人推荐了一位内地的配音老师,这位配音老师也是得到罗嘉良认可的,我们试了下,也觉得不错。但一部戏更多时候是仰仗细节的,找当年叶荣添的配音就是细节,我也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并没有采纳罗老师经纪人推荐的配音老师来配。”
 
  可能有的制作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找当年的配音来配,但在段东涛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否则周星驰就不需要找石班瑜来为他配音了,随便谁都可以,但问题是,这样的周星驰还是周星驰吗?我觉得观众一定接受不了。很多香港演员来内地拍戏,如果不是找熟悉的声音来配,往往会导致‘脸不对声’,有时候甚至会让观众觉得演员的戏都参了水分。就好比一碗汤,缺了最后一味调味料,味道就变了。之前我看欧阳震华演的内地一个关于钟馗的电视剧,声音一出来,就很难跟他以往在观众印象中的欧阳震华对上号,我甚至会为了避免这种刺激而选择不看。不止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很多观众都是这个感觉。所以,为了观众能接受角色,我想还是用他们已经熟悉的声音更稳妥一些。”
 
  回到自己的电视剧,段东涛说:“因为罗嘉良在剧中要扮演两个角色,其中一个角色是赵匡胤,这和现代角色不同,我们希望更能体现出一种帝王的儒雅,同时又有内涵,对配音演员会比较有讲究,所以我更倾向于请他的御用配音杜燕歌老师出马。”
 
  北京贺盈时代的张君涵很同意段东涛的说法,他认为,只要预算足够,找原汁原味的配音,更能拉近角色和观众的亲切感,毕竟这些声音观众已经先入为主,除非预算不够才另当别论。另一位制作人施小姐则有不同的意见,她认为,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找相似的配音演员来完成,“首先承认,那些老的经典的声音很棒,但他们毕竟精力有限。其实只要根据角色的需求找到合适的配音师就行,这样还能给年轻人机会。如果非要找原版的,一方面制作成本上去了,给自己添麻烦,另一方面又难有新意。”
 
  内地不缺好配音演员
 
  电视制作人的烦恼背后,似乎是内地配音演员的匮乏。在段东涛看来,由于目前很多制作公司投资的成本不是很高,因此对声音的要求不高,导致导致了很多香港艺人在国语配音上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断层”,这些老牌配音演员已经很难约到档期。
 
  但在配音行业内,似乎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邹俊伟是一名资深的录音师,他给影视剧录配音已经有十多年。圈子里叫配音师和他们一般都称呼“棚虫”,成天窝在录音棚里给人配音。他和沪上诸多的配音演员都非常熟悉。他表示,全国各地的配音演员都有一个圈子,上海也有,这个圈子的人还不少,大概有100多号,这些配音演员平时主要是给动画和游戏以及一些专题片配音,真正出色的也给影视剧配音的人占总数的六成左右。
 
  邹俊伟认为,一些电视制作人不喜欢用内地的配音演员其实是一种“思维定势”的影响。“这种配音并不是特别难,关键是声音和角色的特质是否吻合,比如生意场上的实干派,肯定需要一个果敢的声音。只要挑选好了这种特质,我觉得只要是专业的配音演员都可以做到,因为一个配音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他的声音特质要可塑造出人物的个性,只要能合上,其实并不难。”
 
  邹俊伟承认,一些观众习惯老配音,是因为这些声音比较有特色,“因为他们的发声习惯和内地的配音演员不一样,虽然有些配音老师也是早年从内地过去的,但多年在香港发展,即使是普通话,他们的发音会被听出一丝粤语口音,这可能会让观众觉得很特别。但其实国内的配音演员很多是科班出身,对内地的文化也更了解,其实更适合内地自己拍摄的影视作品。”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还没有评论哦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00-5012 版权所有 2005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皖ICP备07500763号-1

地址:安徽合肥港澳广场B座11层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