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声动小编向大家介绍了2篇播音教学文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好研读,今天声动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篇有关配乐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一部成功的电影,配乐往往也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比如《黄飞鸿》系列配乐由作者大师胡伟立所做,不仅成功刻画了黄飞鸿作为一个英雄所散发的英雄气概,而且更是把观众带到了徐克精彩的武侠世界中,我们在评价一部影片的配乐时,需要关注的是其是否具有较为完整的音画关系,即音乐与画面、音乐与故事、音乐与人物之间相互衬托、相互提升的互动关系。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一群秦淮妓女将代替一群女学生去赴死,离开前集体唱的《秦淮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配图
奴有一段情呀 唱拨拉诸公听
诸公各位 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末 唱一只秦淮景呀
细细那 道来末 唱拨拉诸公听呀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 堂阔宇深深呀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
不少观众看到此场景时潸然泪下,可以说这首民间小调是整部影片的“题眼”。
《秦淮景》是由民歌《无锡景》改编而成。据历史考证,南北方都有与《无锡景》旋律接近但歌词不同的歌曲:黄河流域比较有名的有《照花台》、《探清水河》。1980年有人提出,《无锡景》的音乐是清末北方的“侉侉调”在南方的传唱音乐形式。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不能仅凭旋律原名带有俗称北方的“侉”字而认为一定是由北方传到江南的。“侉调”这个词在史籍上出现时就和江南弹唱联系在一起,1901年首现于程仲铨抄录的乐谱集中,至今仍是江苏多种地方曲艺的传统曲牌。《无锡景致说明》中写道:从前此调(“侉侉调”)亦甚平淡,但近来一经莺声呖呖之名妓、名绅角辈盛唱,竟大有青胜于蓝之势。可见,《金陵十三钗》中的秦淮名妓们会唱此曲调,是有据可依的。另外她们用苏州话唱也是符合史实的。南京历史隶属吴地,母语也为吴语,虽然后期语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和影响,但自古保留下的吴调小曲也还是在南京继续存在的,所以这样的演唱方式也合情合理。改编后的《秦淮景》在歌词中也尽显南京风情,里面提及了“瞻园”、“白鹭洲”等代表性的地点,将秦淮之繁华、金陵之古韵贯穿其中。
了解了《秦淮景》的原型与背景,我们就可以解读出,此场景的配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电影中秦淮名妓们自我身份认同的标志和方式。这首乐曲响起,就代表着南京,代表着秦淮名妓。这是属于她们的“主题音乐”。而此时电影中的画面也开始转化,由原本穿着学生装演唱的妓女们转化成穿着艳丽旗袍、婀娜多姿地从远处走来的妓女们,仿佛时间已经定格,她们从未经历过战争的一切,依旧抱着琵琶在秦淮河边唱着小曲。这就是秦淮河女人,这种画面的切换更是将其作为文化身份上的归属去表现。乐曲在此时已起到了交代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而对于秦淮名妓们的行为而言,乐曲将她们的悲剧命运进一步推向高潮——唱的词是吴侬软语,妩媚动听;听的调是细腻柔软,略带哀伤,加上画面中十三钗的背景光影的高度运用与镜头的升格处理,一种强烈的反差,一种悲壮的情绪油然而生,使观众不得不对这群已知亡国之恨的商女们的行为肃然起敬,此刻响起的《秦淮景》在观众心里发生激烈的碰撞,进而产生了强烈情感体验。至此,电影气氛被烘托得淋漓尽致。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秦淮景》在电影中的运用是成功的。而这首民歌本身能够就此被更多的人了解,从而引起人们对它的演唱方式——苏州评弹的兴趣,也标志着电影中的乐曲除了具有艺术性,也具有商业性。自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虽然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但它仍亟待抢救和扶持。此次《金陵十三钗》中运用评弹的形式将改编的民间小调唱响,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仿佛为瑰丽的评弹艺术打开了一扇窗。而这首《秦淮景》的原型——“侉侉调”在历史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民歌变体之后,如《无锡景》、《探清水河》、《花开等郎来》等,在这一次,作为电影配乐而闻名全国乃至世界,这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则有着更多的价值。
网友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