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新片屡创票房纪录。但曾经风靡一时的配音译制片却在市场频频遇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因缺乏优秀配音演员,二是因原声字幕版整体效果更好。
王亦群是一名“70后”,孩子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每年寒暑假期间,王亦群就喜欢带孩子去影院看电影。在他童年里,很多经典的电影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追捕》《卡桑德拉大桥》《佐罗》,等等。至今那些影片中很多的精彩配音片段他都能够背诵。然而,在走进影院时,王亦群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译制片的场次几乎少得可怜,一些影院甚至已经不再安排译制片的场次了。就连孩子也认为,电影有翻译字幕,再给影片配上中文对白声音,显得不伦不类,反而倒不喜欢看了。
相信很多观众对于“译制片”都不会陌生,这种将国外影片的对白翻译成汉语后,由配音演员配音混录的影片曾经风靡一时。不过近年来,选择中文字幕原声影片的观众几乎占了绝大多数,选择配音译制片场次的观众越来越少。一位影院的工作人员说:“由于译制片的观众人数下降,影院的排期表中配音中文版影片的场次也越来越少,原声进口大片音效好,现在人们英语水平也普遍提高了,所以译制片遇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亦群说,译制片也是一种艺术类型,配音演员通过对口型,将精心翻译的对白与银幕上的人物融为一体,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走进影片的情节之中,也能让观众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一提到《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著名配音艺术家邱岳峰的声音,一提到《王子复仇记》,大家就会想起为哈姆雷特配音的孙道临先生,观众已经把人物同他们的声音贴合在一起了,正是这些优秀的配音演员,让译制片成为不可取代的艺术形式,而如今像这样经典的译制片几乎难以找到了。
观众刘欣也是一名译制片的爱好者,他说,虽然他比较喜欢译制片,但是近年来到影院购票时也很少选择配音译制片,主要是没有让他喜欢的配音演员,一些影片的配音效果远不如原版影片效果好。“没有优秀的配音演员,影片中人物的台词、语感等都比较直白,而且很多角色都是一名演员在配音,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听出来,这样的译制片还不如不看。”
在本市南开区某影城工作的张翔宇说,在进口新片首轮上映排期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原声字幕版,这也是根据观众的需求来决定的,观众更喜欢原声片中演员声音的真实性,现在很多大片突出的是恢宏的场面、镜头的技巧、特殊的音效,这反而削弱了观众对于配音的要求。
虽然观众对于院线中译制片的热度在减弱,但是对于很多配音表演艺术家的热情一直未减。在2014年,由苏秀、赵慎之、刘广宁、童自荣、丁建华等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组成的“上译厂配音艺术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系列演出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所有演出场次一票难求,很多观众为了能够得到艺术家的签名,甚至早早来到剧场等候。
“说到底,不是市场不需要译制片,而是译制片不好看了,观众渐渐疏远了译制片,这才是根本原因。”影评人王新阁对此给出了他的答案。为什么译制片不好看了呢?王新阁说,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好作品太少,一部优秀的译制片包含了很多的技术环节,对于观众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配音演员的精彩表演。如今的译制片,要么邀请明星配音,要么找配音专业户突击赶工,有魅力的配音作品越来越少,观众还不如去看原版影片呢。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配音表演艺术家李立宏曾经为电影《阿凡达》中的杰克配音,并因这部作品的配音获得了第14届华表奖。近年来,李立宏因担纲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而被观众称为“舌尖上的好声音”。面对译制片遇冷的现象,他也承认“好作品太少”的确是原因之一。李立宏先生说,好的配音译制片都是靠导演和演员共同努力“磨”出来的,对于故事情节的揣摩,对于片中人物的理解等,要下很大的功夫,观众不喜欢译制片很多时候是因为演员下的功夫不够。目前,译制片从制作到播出都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制片方对于演员的要求有所不同,同时出品方对于配音演员的数量、薪酬都有着成本控制,有的演员一天要轮流给几部片子配音,这些原因都会让译制片出现赶工的现象。
“有些演员特别追求自己声音的多样化,喜欢用自己声音的变化来给一部作品中的多个人物配音,很多导演也觉得这样的配音演员很难得,我对此有自己的保留看法,配音演员应该融入角色中去,要让自己的声音与人物融合一体,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声音的辨识度,声音是为了剧中人物来服务的,要有贴合性,要做到这样的高度,没有时间的打磨是不行的。”李立宏先生说。
上海电视台译制片导演黄其也有类似的看法。她认为,以前译制片配音的要求相当的严格,比方说配一句话,配音演员至少要看原声影片两遍,然后演员自己在旁边配一遍,配音导演在一旁要观察,演员的口型是不是一致,演员的感情是否到位,等等。直到符合导演要求了,才开始正式配音。“演员在进棚之前,还要自己提前反复练习,需要在家里一遍遍地下功夫。现在这些配音的环节都省略了,有时演员到了棚里才拿到剧本,然后对着机器录音,至于他在给哪部作品配音并不重要,反正最后可以通过电脑合成处理,这也是译制片制作的现状。”黄其说。
“配音演员的自身业务水平的确影响着译制片的品质。”从事电影翻译工作的王佳说。由于工作的原因,王佳同很多配音演员及国内多家影视译制出品方有过接触。在她的印象中,很多从事配音工作的演员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工作精神都无法同老艺术家相比。“因为市场化的要求,很多进口影片配音演员从接到任务到完成工作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去认真研究影片的情节,揣摩人物的内心,赶工期的做法造成了译制片的水平下降。”配音演员胡艺说,他经常是接到任务后,很快就进棚配音了,甚至有时连影片都没有完整地看过,制片方就要求按照发到手的台词剧本去配音。
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周克希先生说:译制片有它自身的审美价值,只要观众领略过译制片的魅力,就会认可这种审美价值,优秀的电影文学翻译,优秀的配音表演构成了译制片的艺术境界,再精彩的字幕也不能达到这种表演效果。“想想《简·爱》中的邱岳峰,想想这位"比罗切斯特还要罗切斯特"的配音艺术家,你就知道译制片的魅力在哪里了。”他举例说,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历经半个多世纪,走出了大批的优秀配音和表演艺术家,很多艺术家的名字都让人耳熟能详,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让译制片有了艺术魅力,如今是否还有年轻人愿意沉下心来去追求这种艺术,也关乎着译制片市场的发展。
不久前,影评人王新阁在网上针对年龄在“85后”的网友发起了一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76%的年轻网友倾向于观看原版影片。来自四川大学的罗曦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似乎"70后"的观众普遍喜欢看配音电影,"80后""90后"的观众则是喜欢英文原版,两代人呈现两极分化,至少在我家是这样的。这也和生活习惯有关系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都觉得现在做到一目十行太难了,听配音省事而且不至于太出戏,他们不愿意在观影时把精力放在字幕上。”罗曦说。
王新阁认为,的确不应该把译制片遇冷原因仅仅归结于配音演员的问题,应当承认随着观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有对原版影片的市场需求。“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原版影片有很多自身的原因,比如对于原版电影对白、音效的极致追求,外语普及程度的提高,外语学习的需要等都是原版影片受欢迎的原因,但是不能因为市场有着这样的需求,就忽略了译制片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
在电影翻译者王佳看来,一部译制片是不是优秀作品,也是有很多判断标准的。从影片的选择上看,进口影片的艺术性是否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非常重要。在国内译制片发展的过程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多数是艺术水平高,故事内涵丰富,人物塑造丰满的作品,再加上配音演员的努力,这才能够诞生一部经典的译制片。比如让观众印象颇深的《王子复仇记》《追捕》《佐罗》《茜茜公主》《叶塞尼亚》等,都是当时艺术水平相当高的电影作品。如今,很多进口大片注重画面的刺激,特技的使用,内容题材多是打打杀杀或是未来玄幻等,观众对于影片画面的感官追求已经超过对于影片故事的内涵追求,对于声画特效的要求已经高于人物配音的要求了,因此也让原声影片的票房优于译制片的票房。
另外,影片的翻译水平也是直接影响了观众对译制片的喜爱程度。进口影片的翻译工作也是一门艺术性要求极高的工作,“重视情节,忽略语言”是当下不少译制片存在的问题。王佳认为,语言直白,缺乏表现力,甚至出现很多被网友吐槽的“神翻译”都是译制片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正是这样的问题,让观众对译制片的兴趣大为减少了。“举例来说,像当年孙道临先生在《王子复仇记》中为哈姆雷特配音的很多片段,都已经成为电影文学的经典名篇了,如今像这样优秀的电影翻译作品确实很难再见到了。”
对于王佳的看法,很多专业人士也表示了认同。他们认为,翻译问题的确是目前译制片主要存在的问题。王佳说,“以前的经典影片很多都是由翻译大家参与译制,现今片方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经常临时组织电影翻译小组,对影片的对白只求通俗明白,而忽略了艺术性,这样的翻译作品即使配音演员有再好的配音功底也难以发挥。”也有专家认为,不仅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市场的影片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内电影在出口国外时也会因为翻译的水平而影响票房。有专业人士表示,近年来,很多国内热映的影片在出口国外时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像《泰囧》这样的高票房影片在美国上映时却出现了票房滑铁卢,那些精彩的对白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幽默性,而让国外观众不明就里,所以说提高影片翻译水平,无论对进口影片还是对国内出口影片都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评论
werafdsafd
2015-03-06 15:17:40
1 楼
其实我个人也是这样认为,配音不专业,听了没有继续想看下去的欲望http://www.4008060066.com/ht/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