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前 言
3— 锚杆指锚入土(岩)体中,外端与其它构件连接的受拉构件,以抗浮为目的施工的(没配)锚杆称之为抗浮锚杆,采用YXZ-70A专业锚杆钻机,以空压机驱动偏心潜孔锤跟套管钻进成孔,终孔提钻后在孔内置入用钢筋制作好的抗拉杆件,最后拔除套管后压浆形成直径不小于150mm的抗浮锚固体 ,用于防止地下水浮力作用下地下室结构重力不足的补强。
4—— 一、工法特点
5—— 1、施工工艺简单,采用套管成孔,成桩时间短,平均每根桩可在一小时内完成;
2、套管成孔受场地限制相对较少,能采用钢套管振动成孔的地质均可;
3、经济成本低,抗浮效果好。
6—— 二、适用范围及作业条件
7—— 1、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抗浮锚杆及其它以抗拔为目的锚杆。
2、作业条件
(1)、场地应做到三通一平,保证机械的正常操作空间,有足够的材料加工场地、水泥等材料的堆放场地;
8—— 2、作业条件
(2)、锚杆成孔机械设备为:振动套管桩机(配带空压机)等,注浆设备为BW-150型注浆泵、拔管三角架等。钻进用的钻具,采用专用锚杆桩成孔的振动钢套管。拔管采用三角架电动设备。所有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在有效的使用期内使用,并且设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
9—— 三、施工工艺
10—— 1、工艺流程
孔位测量
钻机就位
套管成孔
锚杆制作
下锚杆
套管内级配砂灌注
拔 管
注 浆
养 护
锚杆检测
11—— 2、孔位测量
锚杆事前应进行孔位测量,明确桩中心,测量仪器采用全站经纬仪,采用水平仪明确桩顶所需标高等,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定出孔位,做出标记。
3、钻孔
作业面场地要平坦、坚实、场地保证机械操作;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
12—— 4、接管
套管采用φ150以上的钢管(两端带有镙口),每根钢管长2m,当套管冲振下至一定深度,升起冲振设备,重新搭接一根新的钢套管,再继续成孔,重复过程,直至设计深度。
13—— 5、锚杆杆体的组装与安放
按设计要求制作锚杆,为使锚杆处于钻孔中心,应在锚杆杆件上安设定中架或隔离架,粗钢筋杆体沿轴线方向每隔1.0-2.0m设置一个定中架。按放钢筋于钢套管内,安放锚杆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曲、压弯,注浆管宜随锚杆一同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倾角保持一致,与地面垂直,安好后使杆体始终处于钻孔中心。
14—— 6、套管内级配砂灌注
钢筋放置完成后,用砂石回灌入钢套管内,直至灌满为止。
15—— 7、拔管
拔管采用三角支架,采用电动机为动力进行拔管,拔的过程中为防止锚杆钢筋被拔起,应边拔管边敲打锚杆,防止锚杆随套管被拔出,否则应再压进去直至不带出为止,再继续拔管同时可使套管内砂石在震动作用下进一步密实;直至整个套管全部拔出土外。
16—— 8、注浆
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选用水灰比0.40-0.45的纯水泥浆,为了争取工期,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
注浆压力为0.8Mpa,二次注浆采用水灰比为0.5的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Mpa。浆体设计强度为M30(读错)。
浆液应搅拌均匀,过筛,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管路应经常保持畅通。
17—— 常压注浆采用砂浆泵将浆液经压浆管输送至孔底,再由孔底返出孔口,待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可停止注浆。
浆液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量,其充盈系数为1.1-1.3。
18—— 注浆时,宜边灌注边拔出注浆管。但应注意管口应始终处于浆面以下,注浆时应随时活动注浆管,待浆液溢出孔口时全部拔出;
每次注浆应按规定留设水泥浆试块;
注浆完毕应将外露的钢筋清洗干净,并保护好。
19—— 四、质量标准
20—— 1、保证项目
锚杆工程所用原材料、钢材、水泥浆、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锚固体的直径、标高、深度和倾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的组装和安放必须符合《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的要求。
土层锚杆的试验和监测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水泥、砂浆及接驳器必须经过试验,并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有合格的试验资料。
进行基本试验时,所施加最大试验荷载(QMAX)不应超过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基本试验所得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理论弹性伸长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
3、允许偏差
锚杆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50MM(读错),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MM。
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3%。
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按设计要求,钻孔深度应超过设计长度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