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交接地带,境内高山、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地形错落有致,是云南四大平坝之一。全县总人口46.09万人,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总耕地49.83万亩,适宜烤烟种植面积22.69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祥云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不明显、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少雨多旱、干湿季分明的特点,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县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77立方米,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009年9月以来,云南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祥云县的旱情尤其突出,从2009年9月28日至2010年4月28日的8个月间,全县降雨量仅有4.9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减少近200毫米,致使全县12座水库、1453个坝塘、64个水池、5377个小水窖的蓄水量仅有常年的三分之一左右,青海湖和973个坝塘、42个水池、3568个小水窖全部干涸。生产用水、人畜饮水全面告急!持续恶化的旱情严重威胁着46万祥云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建设水源工程,改善生存环境已刻不容缓。
云南旱情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牵挂。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亲临旱区,给予了云南最大的关怀和厚爱。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何泽华副局长等领导对云南烟叶生产和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针对云南烟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问题,高瞻远瞩、科学决策,秉承“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满怀对社会,对烟农的无私大爱,决定向云南增加5亿元的水源建设资金, 其中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4434亿元,切实解决祥云干旱缺水的问题。
成于思—设计篇
高瞻远瞩,科学谋划;轮廓清晰,蓝图初显。
针对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云南烟草专卖局(公司)、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把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成为“示范工程、优质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总体目标。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余云东提出了“以水源建设为中心,突出水源工程和骨干工程建设,形成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网络”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以大型水源建设为中心,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改善生态为重点,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祥云县不仅资源性缺水严重,工程性缺水更为突出,全县可用水源较少,现有水利设施供水保证率低,排灌设施基础薄弱,覆盖全县主要耕作区的水利网络标准较低。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从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满足建成30万亩基本烟田,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需要着手,进行了工程水网和实施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 “一湖一河一库四片区”的基本建设思路,完成青海湖扩建工程、中河蓄水灌溉工程、品甸海水库加固扩容工程三个水源建设项目,打造青海湖环湖片区、云南驿片区,下庄刘厂片区以及禾甸坝西片区四个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沟渠路相配套、相连接。一幅壮丽的水利工程蓝图已具雏形。
小官村水库、品甸海水库和浑水海水库是青海湖水库蓄水的主要来源。品甸海水库始建于1956年,总库容505万立方米,是祥云县城川坝地理位置较高,灌溉效益较好的小一型水库,但运行至今病险严重,安全评价等级仅为三类坝,品甸海水库除险扩容工程实施后,将有效解决库容缩减,病险严重的问题,可新增库容220万立方米,通过自然降雨径流蓄水,对青海湖水库形成有效的水源补给。
青海湖水库位于祥云县城川坝东南,是祥云的“母亲湖”,原为天然湖泊,面积约6.3平方公里,库容700万立方米,六、七十年代至今,由于无节制地围湖筑堤、开垦湖滩耕地,致使湖面缩小,库容减少,调蓄能力降低。现蓄水量仅为340万立方米,青海湖水库扩建工程实施后,将建成环湖大堤11.5公里,形成东西长约2.4公里,南北宽约1.7公里的湖面,总库容达1863万立方米。
中河为祥云县境内最长的输水河道,全长84.4公里,是祥云县城川坝子、云南驿坝子重要的灌溉排洪通道,其承担着16.54万亩农田的灌溉排水任务。中河蓄水灌溉工程包括青海湖出水口至练渡新村、中河支流天马河全长31.61公里的河道,治理后可蓄水146.24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了一座小(一)型水库。
围绕青海湖建设和中河蓄水灌溉工程建设,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持土壤良好特性,避免水土流失,改善农田小气候,使烤烟生产达到“节水、高效、优质、适产”的目的,结合四个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的规划,将在中河流域建设喷灌示范区,在现代烟草农业中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蓄水1889.24万立方米,受益农田30万亩,受益人口达38万人,年增加经济收入9600万元以上。通过水源工程和配套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祥云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烟草从依托水源搞建设向建设大型水源的初次探索迈出坚实的一步。
按照工程总体建设时限要求,工程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前期准备主要是项目申报、审批、初设、招投标;工程实施以扩建青海湖水库为中心,把原蓄水仅340万立方米的青海湖扩建成为蓄水1863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以品甸海除险加固扩容和九股水水系为新水源补充,以中河蓄水灌溉工程为枢纽,建成覆盖全县6个乡镇的大型水利网络和贯穿5个乡镇的大型水利长廊。计划于2011年4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开闸蓄水。
笃于行——行动篇
建瓴高屋,坚诚奋进;笃行不苟,治水兴利。
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确定后,大理州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水利、烟草等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对项目建设的地质、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在收到云南省水利厅和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建设批复后,为确保工程项目规范、高效、优质实施,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大理州人民政府成立了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余云东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长何金平为组长的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协调组,下设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由青海湖水库扩建工程管理局、中河蓄水灌溉工程管理局、品甸海加固扩容工程管理局和综合组、财务组、基本烟田规划建设工作组、群众工作组、工程管理组、招标工作组组成,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作为中国烟草首次投资的大型水源工程,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大理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在严格遵守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烟草行业及工程特点,制订了《中国烟草援建祥云大型水源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中国烟草云南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援建资金监管办法》、《中国烟草云南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办法》、《中国烟草云南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开支审批管理规定》、《中国烟草云南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规范实施和顺利推进。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何泽华副局长“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提高行业工作水平”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余云东局长提出的“积极探索烟草物联网之路”的要求,大理烟草结合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致力于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水资源管控中心,并通过构建现代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对大型水源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环节的跟踪管理,采用传感技术对水源的水情、水质信息进行感知和监测,支持水资源远程调度管理,支撑水管所、水管站、用水协会的水利业务管理,充分挖掘水资源的利用能力,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形成从水源建设到水源利用的有效管控模式。
在水资源管控中心,应用现代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通过传感器对青海湖洪限和蓄水预警水位进行监测,当传感器监测到青海湖水位低于蓄水预警水位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发出提示,操控人员通过系统向品甸海水库发出开闸放水调度指令,指令发出后,系统会自动对流量、放水量进行监测,同时将品甸海水库的蓄水按系统设定的需水量调度到青海湖,水位上升至蓄水预警线以上,预警自动解除。
系统除了支持对水源的监测调度管理,还支持对节水灌溉的管控。在喷灌示范区,当系统土壤墒情监测显示喷灌示范区需要进行灌溉作业时,系统自动启动喷灌作业,对作物进行喷灌。喷灌示范区实施喷灌作业后,导致中河连接示范区段水位下降,系统可根据水位监测自动发出指令,其上游段闸门会自动打开向下游补水。
在中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期间,中河蓄水水位不断下降,系统可对中河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操控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监测信息向青海湖水库发出调度指令,开闸放水,并对放水流量、放水量进行实时监测。中河达到正常蓄水水位时,操控人员根据监测信息发出关闸指令后,水源调度作业结束。
兴于农——兴业篇
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力兴三农,民丰国盛。
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青海湖为主体的水源工程的蓄水能力,辅之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使有限水资源得以有效管理和利用,实现集约化用水、科学用水和合理用水,从而改善祥云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现状。同时,相配套的农田规划、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改善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的生产水平,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祥云县是大理州重要的烟叶主产区,烟叶生产税收占祥云县财政收入的9%左右。全县按照现代烟草农业“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依托大型水源建设,积极推进基地单元、基础设施、组织形式、服务体系建设,以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
抓住大型水源建设的契机,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三者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和完善烟叶生产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快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方式的战略转变,为全面实现烟叶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奠定基础。
同时,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密切合作、加强引导、全面提升、稳定发展”的工商合作方针,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商合作基地建设。
并在祥云烟区规划建设了“红大特色优质烟叶科技研发基地”,将科技研发基地建成烟草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的先导区、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建设的先行区,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持续提高以红花大金元品种为代表的特色烟叶质量,彰显“清甜香润、醇和馨怡”的风格特征,走绿色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发展之路,推进特色烟叶上水平。
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要求,结合物联网建设,综合运用传感、GIS、GPS、GPRS、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在推进现代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烟站(单元)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基地单元建设、特色科技研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和智能分析,实现全过程、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为烟草农业精益生产提供保障。
惠予民—愿景篇
润泽四方,责之所在;千秋伟业,普惠于民。
祥云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交通区位。水资源匮乏是制约祥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在这片饱受缺水困扰、旱魔肆虐的土地上,各级党委政府及烟草行业和祥云人民一道用责任、智慧和热忱,共同谱写了一曲建设祥云“母亲湖”的大爱之歌。
托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放眼未来,我们更加踌躇满志。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项目的建设,将实现“水源充足、田成方、渠相通、沟相连、路配套、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带动祥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把水源项目建设成 “普惠三农”的“示范工程、优质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